联系我们   Contact

对待贸易救济措施要有平常心

2016/2/25 10:21:28      点击:

2月23日,商务部部长高虎城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15年商务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是连续21年来遭遇反倾销最多的国家,对待贸易救济措施要有平常心,不要过度解读。按照世贸组织关于贸易救济的规则,只要企业有一定的代表性,就有权力提出反倾销或者反补贴申请,本国的贸易救济部门就必须接受其申请,展开调查。


对于近期欧盟委员会呼吁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削减钢铁产能,并宣布向中国的3类钢铁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高虎城表示,钢铁行业存在着全球性的产能过剩。全球性问题必须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解决。


他表示,一是要放在大背景下看这个问题。中国钢材出口到欧盟成员国是市场行为,有些企业可能因此受到了威胁和冲击,提起了贸易救济申诉,但更要看到进口企业和消费者是从中获利的。这些钢材都是欧盟进口商或者消费者从中国按照合理的定价去购买的,这是一个最基本的原则。企业提起申诉是市场行为,不应把这点解读成政府或者欧委会的行为。


二是要按照世贸组织有关的贸易救济规则,维护中方企业的合法权益,进行积极的抗辩,按照规则来处理这个问题。


三是鼓励业界的对话和合作。这也是我国和很多重要贸易伙伴成功处理这类问题的一个经验。“我仍然鼓励企业、行业和政府之间通过加强合作妥善地解决。”高虎城表示。


2015年,我国的货物贸易进出口和出口额居于世界第一位,这是自2013年以来连续3年保持这一位置。高虎城表示,这几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低速增长,不确定和不稳定因素增加,其中的核心问题是全球供需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产能过剩成为全球性问题。我国外贸确实到了传统行业要提质增效、新的行业要创新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