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板机安全操作机器的“必须”要求
5.4.1每台卷板机《技术协议》参数中都有最大能力的额定,即:板厚、板宽、曲限极限、最小内径、预弯板厚能力等(称为卷板机五要素)。而客户的筒体卷制,随工件参数的不同,每一要素发生变化,其他各要素随之发生变化。其中不论板材多薄,卷制圆筒最小内径不能小于上辊直径的1.3~1.5倍。板材由薄变厚,临近额定最大板厚(通过计算在板宽有限定)的情况下,最小直径按材料的延伸率进行控制,公式为:板厚(㎜)/内径(㎜)∠5%。延伸率接近5%的筒体卷制,难度越大,速度越慢,主油缸逐步加压下降次数越多。警告:延伸率大于5%筒体的卷制属于违章轧制钢板,出现关键件损坏由用户负责(提示:延伸率大于5%的筒体应采用热卷工艺)。
5.4.2卷板机两主油缸额定满载压力为25Mpa,在设计中是对板宽与工作辊辊面长度之比为百分之百而言。窄板卷制时,不允许超过下表所列的比例乘以最大额定压力后计算出来的限定压力。(卷板时逐步加压达到计算限定压力完成卷制,同时认真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控制好下列比列计算的限定压力。)
板宽/工作辊长×100% 最大弯曲压力比×25 Mpa
100% 100%
80% 85%
60% 75%
50% 70%
40% 65%
30% 60%
20%以下 55%
警告:窄板卷制中超出上表计算的最终限定压力,或一次压下力过大而并没有达到最终限定压力,出现损坏关键件自行负责。需要超出上述计算的最大限定压力使用时,必须事前收到制造厂的书面授权。同时不允许将窄板置于工作辊的两端卷制,应置于工作辊的中间卷制。
5.4.3筒体的卷制,其工艺为:①压力机压头预弯—卷制闭合—点焊;②卷
板机预弯—卷制—吊下—割直边—再卷制合口—点焊;③点焊后取下筒体进行直缝对接施焊。施焊后的筒体会出现不圆(椭圆),必须进行“再卷”或“校准”,即校圆。该卷板机的校圆能力是额定最大板厚,最小内径能力的75%,其计算公式为: (h:额定能力板厚,ho:为计算后校圆能力板厚)
校圆时要将下辊回中,即与上辊对称的位置,并将不圆筒体最短直径的一端放在上辊的最下端,使上辊压住筒节,然后驱动旋转下辊,(注意:只能作同一方向的旋转),每校一圏后,将上辊位置下降一点,继续转动筒体,逐步进行,直到上辊下降到所卷筒体整圆时的需要位置(不允许一次压到位进行校圆)。这时椭圆缺陷逐步减少,筒体质量和圆度明显提高。
警告:超出校圆计算的额定能力板厚进行校圆为超负载运行。不圆的筒体首先将最长直径的一端置入上辊的下面,非常危险,因此损坏相关件自行负责。同时要求直焊缝不允许高出母材2mm,并需打磨光滑、去掉焊瘤、飞边、毛刺,以利减少工作辊外圆损伤,提高机器使用寿命。
5.4.4水平下调试三辊卷板机的预弯功能取决于板宽、板厚、最小直径、曲服极限四大要素。《技术协议》额定满载情况下,预弯能力为板厚的70%(特殊要求除外)。筒体两端预留直边部分,分别约为板厚的1.5~2.5倍。在板宽为工作辊全长,筒体内径只有上辊直径1.5倍的情况下,最大卷板厚度约为机器标称卷板厚度的50-60%左右,其预弯功能在此基础上还要低,直边长度相应还要留长。反之,技术最好的操作员能够做到在小于1.5倍板厚的情况下进行预弯,(特别是窄板卷制时预弯)。但是技术再好,要在30mm卷板机上卷1mm钢板,并按规定留预弯长度又极其艰难。
预弯功能是一个动向值,当板宽变窄,趋于工作辊长度约65%时,预弯板厚接近卷板厚度,预弯难度较大,预弯直边相应较短。当板宽变宽,直径较大时,预弯板厚也可在额定70%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但直边长度略有增加。当板宽、板厚、曲服极限、最小直径四大要素达到机器满载的额定值时,要实现预弯,其筒体两端的直边长度,分别应留到两下辊中心距60%的长度,即采用对称预弯。这时筒体两端的材料浪费较大,如批量生产也可采用焊接直边的工艺(具体情况应在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进行)。
警告:预弯时,上辊压往板材,卷制接近直边的外端,板子容易出现滑脱,引起人身和设备安全事故。预弯筒体两端时,必须达到两端弧形满足所需筒体内径的要求,用圆弧量规测量时,应在内侧离边缘100-200mm左右的地方测量,而不是外侧和边缘处测量。
5.4.5卷板机具有卷锥功能(合同未约定的除外)。卷锥的过程,是根据锥形筒图纸的要求,通过放样、切割、打磨,成扇形板后,再放到卷板机上,将锥形筒小直径的弧形边对着卷锥挡料辊,并将上辊对应下辊倾斜一定的夹角来完成锥形筒的卷制(卷或预弯取决于锥体应如何成形)。
卷制锥形筒的工艺过程较为复杂,属不规范的工作(锥形筒大、小两端在卷制过程中板材所形成的线速度不一致,成形必需靠施压滚动卷制和施压滑动摩擦卷制强行完成),需要依靠操作人员实际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锥形筒卷制的效率较低。又由于板材通过上、下辊之间运动过程不同,小头直径圆周长度短,大头直径圆周长度长,不能靠机器正常驱动来保证,板材滑动严重,在上、下辊之间经常出现位置错误,必须仔细耐心地重新定位。因此,卷锥结果好的确不多,基于此,卷锥形筒实际上与机器关系并不大。
卷锥形筒与圆筒一样,需要在工艺技术人员的指导下考虑四大要素,制订卷锥工艺。锥形筒最大锥角正常情况下不应超过30°,锥角越小,锥形筒大、小头直径越大,板宽(锥形筒母线长)不应超过额定板宽的85%。当锥角增大,锥形筒大、小头直径变小,有效卷锥板宽逐步变小。当锥形筒小头直径更小,需要增加垫箱(辅助工装),将卷锥挡料辊向辊面中间位移时,有效卷锥板宽还要减掉垫箱高度,具体卷锥板宽尺寸应由工艺技术人员计算确定。
卷锥形筒的板厚与锥角、板宽和直径有关,锥角越大,板宽较宽,直径越小,卷锥形筒板厚的能力越小。在锥角较大的情况下,板厚不能超过额定卷板厚度的50%;在板宽为工作辊额定宽度50-70%时,厚度应降低到40%;在板宽超过工作辊长度75%的情况下,厚度应降低到30%;超出此范围的卷制,难度较大,需要熟练操作人员与工艺技术人员密切配合,在安全操作的情况下,逐步摸索经验,以利于发挥其最大设备功能。
警告:1.所有卷板机上卷制锥形筒:应力大部分集中在锥形筒小头直径附近,卷锥能力要比卷圆筒能力低,卷锥挡料辊承担轴向推力较大,为了有利于滑动,卷锥挡料辊和与它接触的板材侧边应涂敷油脂。
2.由于锥形卷板的不规则驱动,要求板材频繁地进行强制滑动以及极大的摩擦,为防止在上、下辊表面出现严重和永久性刮痕的高度风险,必须将板材锋角、毛刺、焊瘤、飞溅清除干净。
3.应在板材上标出一定数量的母线分段,以利于在锥形筒成形过程中,保持板材正确的垂直摆放处在控制之下。
5.4.6警告:在翻倒架打开翻倒之前,上辊没有上升到极限停止位置,禁止强行打开翻倒架,不然的话上辊在开口侧会掉下来,以致损伤上辊左轴承。当然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在机器的电器及软件中加以了保护。
5.4.7警告:卷板机在正常卷板过程中,严禁插放一个楔子,如果转动工作辊,楔子进入会严重地改变工作辊的应力分布及工作状态,损坏工作辊及相关零部件,因此而导致关键件损坏由用户负责。
- 上一篇:卷板机工作中机器安全操作的规定 2015/10/16
- 下一篇:卷板机板材卷制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