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板机滚压卷制操作方法
滚压卷制分为不对称式卷制(预弯卷制)和对称式卷制两种形式。不对称卷制是对预弯板材两端而言,即两端预弯成形后,应改为对称式卷制(将水平移动下辊回中,即“0”位)。在整个滚压卷制过程中,板材不应松动(开始时在其板材喂进部分,第二阶段时在其圆形部分),因为它本身的重量会影响成形过程,不断改变半径,如同操作人员改变工作辊位置一样。
6.3.1预弯卷制:推上电源闸刀,按程序打开显示器,启动液压站,水平移动下辊到达一定位置。将板材平稳地吊进上、下辊之间进行摆动校正,即将板材两端所划直线与上辊轴线平行。校正后将上辊降下,压住板材,第一次左、右主油缸施加压力为4Mpa,停止下降后,开动主电机,驱动下辊作前后旋转,使板材两端产生塑性变形。重复多次卷制,并用样板检查内侧,达到预弯完全成形。板材第一个端头预弯成形后,将上辊升起时(注意:升到线上等于板厚的位置),逐步点动下辊,将板材移至全长的中间,再上升上辊,卸掉上辊对板材的压力,开动水平移动箱将下辊位移到另一端额定位置后,将上辊再降下(本次压力同样为4Mpa),轻轻压往板材,继续转动下辊,将板材移至未预弯的一端,施压卷制,并检查端头划线是否与上辊平行,确认无误后(注意用样板检查),卷制达到成形合格要求。
6.3.2两端预弯成形后,切割板材剩余直边和焊接坡口,并打磨平整,清理现场, 上辊与板材充分接触,上腔压力保持小于或等于2Mpa时,才能将水平移动下辊回中到达“0”位,注意摆正板材,作好对称卷制的准备。
6.3.3预弯时移动水平下辊偏中的位置,凭经验并参照微机计算数字而定。板厚、板宽、内径、曲服极限越是接近卷制能力70%(最大预弯能力)的极限,下辊偏移量越小,预弯难度也越大;反之下辊偏移量可适当加大。直边长度越接近满载应适当放长至板厚的3倍。当预弯上辊卷制到接近板材端头时,操作人员需与指挥人员要密切配合,防止卷制过头,出现安全事故。预弯时人员不允许站在板材前、后运动所需的范围内。
6.3.4对称卷制:喂料时应保持钢板长度方向垂直于工作辊轴线,以免发生错边现象。将上辊向下运动压住板材,开始使用压力为3Mpa,启动主电机,左、右旋转下辊,,将板材作2-3次来回弯曲成形后,停止主电机转动,上辊再次下压,停止下压后,再次启动主电机,使两下辊作左、右旋转运动,依序进行。每次下压量视钢板厚度,筒径和操作人员的实践经验而定,直至圆筒与样板相符为止,绝不能一次下压到位,否则容易出现打滑现象。
对应每件卷制板材四大要素的记录,同时将每次下压的位移量及压力均应在微机中记录下来,作日后参考用。
6.3.5卷制时微机操作人员应紧密配合冷作工,听从指挥。冷作工应站在板材两侧安全的地方,观察卷制的圆筒,千万不能使上辊卷过预弯成形的两端弧段,以免形成急弯缺陷。
6.3.6卷制成形合口后,检查合口处,不得有内、外棱角、错边等缺陷,如有缺陷要及时修整,达到合格要求,再进行焊缝接口处点焊。点焊时将焊机地线与板材充分接触,点焊牢固后准备吊出圆筒。
6.3.7将上辊上升至上限位,使平衡缸拉住上辊,其拉力为8Mpa,按翻倒架翻倒电钮,使翻倒架安全、平稳地翻倒。到达限位停止后,吊出圆筒,并立即将翻倒架复位立起。翻倒架立起后,升起平衡缸中活塞杆,卸掉拉力,将上辊下降到一定位置。
6.3.8点焊圆筒吊出施焊直缝时,要求焊缝高度控制在0-2mm,并打磨光滑,清除焊瘤,再吊到卷板机上校圆。校圆时先将不圆的最短直径的一端置于上辊的下端,施加一定压力,并作同一方向旋转下辊,圆筒旋转2-3圈后,停止下辊旋转,上辊再次向下加压,再启动下辊旋转,依次进行,直到校圆合格。圆筒校圆达到图纸工艺要求视板厚、直径和经验确定上辊下压次数。视板材强度,回弹量的大、小,确定下压一次,圆筒旋转多少圈才能达到塑性变形。上辊在微机上显示已到达成形点时,由于冷卷回弹显著(特别是曲服极限较高、钢板较薄的板材),必须施加一定的过卷量,在所需过卷量达到后,应在此曲率下来回多卷几次,以利提高校圆精度。一般情况下校圆能力是卷制能力的75%。
- 上一篇:卷板机板材卷制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 2015/10/16
- 下一篇:卷板机卷板操作工艺及注意事项 2015/10/16